中国西部招投标网-行业新闻
  1. 首页
  2. 行业新闻

财政部安徽监管局:“五坚持 五提升”推深做实 部门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

发布时间:2024-06-24阅读次数:326

部门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是对中央部门预算资金动态监督,及时纠错纠偏,提升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路径。安徽监管局认真落实财政部决策部署,坚持以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开展监督,着力在打牢工作基础、突出监控重点、完善闭环机制等方面提质增效。  

  一、坚持数据赋能,提升监督“保障力”。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等系统,自建监管平台,积极探索“大数据+预算资金监管”路径。一是坚持用好一体化系统。坚持用好监控一体化系统功能作用,强化与预算单位互通联动,对系统预警信息及人工预警信息“线上”推送、核实、反馈、认定、整改等流程进行全方位跟踪推进,全面优化线上业务处理流程、合理利用预警信息,提升监控准确性和效率值。二是坚持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。坚持闭环理念,将“线上”监管掌握的问题和线索全面和联系地运用到部门决算审核、预算编制审核、日常调研、专项核查等“线下”监管中,逐一排查核实。三是自建监管平台。坚持编制预决算数据表册,自主研发部门预算数字监管平台,整合串联预算单位预算管理数据,让“碎片化”监管数据更直观体现,并开展属地预算单位预算财务资产管理情况分析,为预算单位“立体画像”,探索实施分层分类、精准智慧化监管的有效途径。  

  二、坚持守正创新,提升监督“执行力”。立足监管局工作实际,构建简便高效易行的监管机制,初步建立“五个监管步骤、三个研判环节、一本典型案例、一份定期通报”的“5311”工作法。“五个监管步骤”,即按月制定监控计划明确监控重点、逐项分解监控任务责任落实到人、全面分析核实疑点挖掘违规线索、开展重大问题合议强化问题研判、上报督促整改加强结果运用。“三个研判环节”,即按月研判监控重点单位和内容、研判人工推送疑点信息、研判界定重大违规问题。“一本典型案例”,即定期编制案例库,将案例分种类、名称、定性依据、整改情况等定期入库,使监管成果能够积累共享,便于交流学习借鉴。“一份定期通报”,即采取集中反馈、个别约谈、业务培训、印发通报等形式,督促加强预算管理。  

  三、坚持闭环理念,提升监督“约束力”。“查出问题只是逗号,解决问题才是句号”,按照闭环要求着力做好整改“后半篇”文章。一是坚持问题整改“回头看”。兼顾问题查找和整改落实,协助相关单位制定整改意见,落实整改措施,并注重推进其他预算单位同类型问题的预防措施和纠正方式共享,形成问题查找和整改的监管闭环。二是发挥服务职能。兼顾问题整改和服务管理,针对某单位零余额账户管理相关问题,我局分析原因、听取意见、及时纠偏,并发挥服务职能,共商对策,主动协调帮助其按规定开立异地零余额账户,助其解决了长期想解决但未解决的问题。三是推进监管互动。兼顾单项整改和系统推进,指导相关预算单位将“三公”经费管理和重点项目预算纳入全系统财务检查巡查的范围、预算执行监督编入《财会监督专项行动》方案、专门印发合同管理和车辆租赁制度等。  

  四、坚持系统观念,提升监督“影响力”。秉持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、有效性理念,推进全链条、广角式闭环监管,监管体系更加完备。一是统筹监督职能。向前端的预算审核、后端的决算审核延伸,并与资产管理、银行账户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等工作相融合,打造监管闭环,变分散型、碎片化监管为全面体检型监督。二是拓宽监管视角。将监管向项目绩效、单位履职、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拓展。监管中发现某预算单位相关问题,主管部门高度重视,亲赴现场指导。聚焦属地预算单位职能,开展相关污染防控调研,获省委书记批示。三是延伸监管链条。落实监督主责,部门预算执行监督向单位内控和内部监督延伸,先后召开预算单位财会监督座谈会、贯彻落实“过紧日子”要求座谈会,并开展财会监督实施情况专题调研等。  

  五、坚持内外联通,提升监督“聚合力”。坚持问题导向和服务导向,构建监管局与预算单位、相关主管部门的合作机制,形成监督“同心圆”。一是压实监督责任。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驻皖中央预算单位财会监督工作的通知》,建立信息报送、联络会商、成果利用、人才培养等机制,进一步压实属地中央预算单位监督责任。二是加强政策宣讲。先后在多个系统性预算单位开展业务培训和政策宣讲,增强了单位遵规守纪自觉性和主动性,同时坚持每年组织属地预算单位参加部门预算财务管理培训。三是做好政策指导。各单位积极将工作中遇见的新问题新情况向我局咨询反映,我局请示部相关司局后及时予以解答,并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、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,注意积极收集意见建议。  

来源:财政部安徽监管局

在线咨询